新闻中心
全国咨询服务热线
0755-28263356
新闻展示 news center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展示

深圳禾协多工位螺母植入机:双工位循环,效率翻番的秘密武器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5年9月10日 

在制造业产能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3C电子、汽车电子等领域常面临螺母植入工序效率低、工位等待时间长的痛点。深圳禾协科技有限公司针对性研发的多工位螺母植入机,以“双工位循环作业”为核心技术突破,将上料、植入、检测、下料全流程时间压缩,实现单循环周期2.5秒、每小时800件的稳定产能,同时保持1秒/颗的极速植入速度,有效解决传统单工位设备“上料等植入、植入等下料”的效率瓶颈,成为企业突破产能限制、提升市场响应速度的关键装备。

双工位“交替同步”设计

深圳禾协多工位螺母植入机采用“一上一下”交替式工作台结构,打破传统单工位设备“单一工序完成后才能启动下一轮”的局限。当一个工作台完成螺母植入并进入检测环节时,另一个工作台可同步进行工件上料与定位,实现“上料-植入-检测-下料”全流程无间断衔接。数据显示,传统单工位设备单循环周期平均为3.5秒,而该设备通过同步作业将周期缩短至2.5秒,每小时产能从传统设备的560件提升至800件,效率增幅达42.8%。此外,工作台搭载四轴伺服驱动系统,定位响应时间≤0.8秒,确保双工位切换时的精准衔接,避免因定位延迟影响循环效率。

智能视觉+力控”双重检测

该设备在高效运行的同时,通过“视觉+力控”双重检测体系保障植入品质。设备内置工业级CCD摄像头,配合边缘识别算法,可实时检测螺母高度差(阈值±0.1mm)与偏移量(阈值±0.15mm),发现异常立即标记并报警;植入后还通过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进行抗拔力复检,例如针对M3螺母设定≥80N的抗拔力标准,未达标时自动启动二次植入程序。同时,设备定位精度稳定在±0.01mm,确保螺母与塑胶件孔位99.8%精准对位,有效避免偏移、爆柱、溢胶等问题,产品良品率长期保持99.8%以上,远高于传统人工植入85%的平均良品率,减少不良品返工带来的成本浪费。

全规格兼容+快速换模:适配多品种生产需求

针对制造业“小批量、多品种”的生产趋势,深圳禾协多工位螺母植入机具备极强的柔性适配能力。设备可兼容M1-M12全规格螺母,涵盖铜、不锈钢、尼龙等多种材质,同时适配PP、PE、PC、PVC等不同塑胶工件——针对结晶型PP/PE材质,通过智能温控系统精准设定热熔温度(180-220℃);针对易应力开裂的PC材质,自动降低压入力度至50-80N;针对软硬两种PVC材质,可智能切换压入模式,避免变形或咬合不牢。此外,设备采用模块化治具设计,更换模具仅需1分钟,相比传统设备30分钟的换模时间,效率提升30倍,满足企业多规格产品快速切换的生产需求。

为企业控制成本

深圳禾协多工位螺母植入机从人力、能耗、维护三方面帮助企业控制成本。人力方面,设备高度自动化,1名操作人员即可兼顾双工位运行,单台设备可替代传统6-8名人工。能耗方面,设备采用低功耗驱动系统,运行功率仅2.5KW,相比同类设备3.8KW的平均功耗,节能34%。维护方面,核心部件选用进口耐磨材质,使用寿命长达8000小时以上,且易损件图纸免费提供、本地可采购,年均维护成本比进口设备低60%,形成“低投入、高产出、少维护”的成本优势。

深圳禾协科技有限公司的多工位螺母植入机,通过双工位循环突破效率瓶颈,以高精度品质,靠柔性适配应对多品种生产,用全周期成本优化降低企业负担,完美契合制造业“降本、提质、增效”的核心需求。无论是3C电子的微型螺母植入,还是汽车零部件的大规格螺母固定,该设备都能提供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,成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实用型装备,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产能与成本双重优势。

展开